快讯| 谢季筠书法艺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点击查看链接)
主持人语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谢季筠先生,毕生从事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人才培养,取得非凡成就。他出生书香世家,师从刘孟伉、丁季鹤等为代表的巴蜀书法名家和文化学者,取法多元,转移诸师,其书风既具碑的风骨,又兼帖的韵致。在某种程度上,谢季筠书法艺术,可以对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巴蜀书风,其艺术传承理路与文脉发展逻辑清晰可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学界掀起谢季筠书法艺术研讨,一方面,是基于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语境下,思考谢季筠书法艺术彰显的具体内涵;另一方面,在重写文明史和重塑文明观的今天,思考谢季筠书法艺术对四川书法史与四川文化史的书写,贡献如何体现;再则,以谢季筠书法艺术研讨为契机,思考如何将以谢季筠为代表的当今四川老一代艺术家的书法艺术研究推向纵深,为四川书学研究新高地的打造,贡献高校力量。
鉴于谢季筠书法艺术对当代四川文化界的现实意义,2023年11月5日上午九点半,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书画专委会、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理论专家委员会、琢育国学院承办,《现代艺术》杂志、四川美术出版社、法甲押注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谢季筠书法艺术研讨会在成都琢育国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四川美术界、书法界、文艺评论界、教育界的二十余名业内知名专家就谢季筠书法艺术、书法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表学术观点。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杨帆作论坛主旨发言,常务副所长刘志超担任论坛主持并评议,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彭再生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于广华参加学术评议。
田旭中,中共党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产业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理论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四川省草书研究会会长、四川省书学学会会长、原成都画院院长、中共成都市政协文史专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瑞典皇家画院外籍终身院士兼名誉教授、美国哈佛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发言题目:谢季筠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
关 键 词:率意质朴 识别度 当代价值
发言摘要:
谢先生的草书艺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识别度极高。我想用“率意质朴”四个字概括他的艺术风格。“率意”即率情恣性,“质朴”即质朴无华。一个书法家的作品能达到这种境界,放眼书坛尚不多见。当然,谢先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我认为,这种付出是值得的,也是应当肯定的。我今天不打算就谢先生书法作过多审美解读,因为在座多是行家。我想着重就谢先生书法的当代价值谈一点看法。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什么是“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创新方式将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种转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加,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和价值观,进行创造性思考。我理解“创造性转化”,需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
一是要有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越能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是要有具备跨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融合能力,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并将其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结合。
三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和创造能力,通过创新性的思考和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四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人才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创造性转化过程。
什么是创新性发展?
我对创新性发展的理解是,通过创新求变方式推动事物向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创新性发展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指具有前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则是指具备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发展。创新性发展对各领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艺术领域,创新性发展可以推动艺术形式、艺术语境创新和演变,为人们带来更多审美体验和文化享受。
站在上述立场来看,谢先生书法创作成就,是书法领域成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标本。他给当代书坛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必须深入传统,转益多师。学习传统毕生功课,这门功课不及格就不可能实现创造性转化。
二是必须坚守初心,写出本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写出本性,方入妙境。
三是必须独立思考,持久探索。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独立思考,没有使命担当,就不可能持久探索。
希望通过这个研讨会,在书坛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艺术传承上,不断深入,在艺术创新上,探索不止。
赵仁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四川省金石书画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书学学会理事、省诗词学会会员、成都市昭觉寺历史文化顾问、续修寺志特约编辑。都江堰国学会顾问、郫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发言题目:蜀学视域下的谢季筠书法
关 键 词:蜀学 谢季筠书法 书卷气
发言摘要:
明末清初,蜀中受战乱影响,蜀学研究成就岌岌可危。当时蜀学代表有费密、先著、唐甄、吕潜、破山海明等寥寥数人。其中,费密、吕潜和破山海明均在书法上造诣极高,亦有作品传世。直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康熙六十年(1711年)间,蜀学的发展开始逐步进入恢复期,四川文化也逐步迎来春天。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按察使建立了锦江书院。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四川总督吴棠和学政张之洞共同筹划下,成立尊经书院。书院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多元人才培养。光绪四年(1879年)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南举人王闿运任尊经书院山长,为蜀中培养了一批蜀学通才。如清代四川唯一状元骆成骧、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大师廖平等,还有彭家珍、吴玉章、张澜、罗伦、蒲殿俊等等。
待蜀学昌明之时,蜀学视域下的书法也英才辈出。受碑学影响,四川书法也有了新面貌,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如包弼臣、赵熙、林思进、余沙园、余燮阳、昌尔大、吴之英、张夔阶、余中英、吕洪年、刘孟伉、刘东父、杜关等。改革开放后,由于老一辈书家的培养,四川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书家,如徐无闻、冯健吴、何应辉、刘云泉、侯开嘉、蒲宏湘、刘奇晋、洪厚甜等,而谢季筠则是其中代表性之一。谢季筠是蜀中有影响的书法家,教育家。他给蜀中书风带来一股散逸清新之气。他书写《黄帝内经句》、刘禹锡《陋室铭》、郑谷《菊花诗》,都给人面貌一新。他学书得到了他父亲谢尊三、父执罗祥止、刘孟伉、丁季鹤等老一辈书家的指导。
谢季筠对艺术有着自己追求,他尝自喻为“艺术布衣”,倡导书法艺术之道需毕其一生。他认为,书法创作要有自己很强的风格个性,技术层面上力求突破古人。他阐释自己书法风格,2000年以前追求探索,重在继承古人文气、书卷气,追求稳重含蓄和内敛。2000年以后,就是在原有书卷气、文气基础上追求大气。谢季筠对艺术的看法,正如弘一法师所讲,以出世精神干入世事业,凸显游于艺的创作状态。谢季筠的审美和创作态度,塑造了他的艺术风格。潇洒、散逸在不经意的创作状态中显现出来,体现了书法的内在精神。这尤为可贵。他的字耐看,一些字即使单独来看也可以成为独立艺术品。因为有上述认识,谢季筠的创作清逸奇诡,别有境界。他的书法是自然之道,是由静生定,定生慧,从容自然。他的书法虽然以行草为主线,但隶书也有与时下不同的面貌。他的隶书虽然以汉隶为宗,但线条上也参以行书笔意,显现了端庄又不失灵动的气象。2023年8月在杜甫草堂举行的谢季筠书法承传展,全面凸显了谢季筠先生的创作成就和艺术影响力。
谢季筠书法是新时代蜀学在书法方面的组成部分,是对几百年前费密、吕潜、破山海明等前辈人格与艺境的悠远回响。我们倡导蜀学在新时代如何发展,如何弘扬蜀学,系统研究四川书法对蜀学就大有裨益。谢季筠先生书法意义就在于此。
今天,借这个机会谈对谢季筠先生艺事的看法,古人说,人书俱老。祝谢季筠先生艺术长青。
陈沫吾,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副院长,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省书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学术与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多家艺术社团机构顾问。
发言题目:落笔留痕皆心画——谢季筠先生书法艺术解读的三个方向
关 键 词:谢季筠 人品立艺品 文化气质 化古融今
发言摘要:
谢季筠先生是2012年4月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属于我直接服务的对象。先生现在跨入耄耋之年了,今天开这个研讨会,意义十分重大深远,必将在四川书坛和高校书法教育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全国系统的文史研究馆是在建国之初,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建立的,本着“敬老崇文”的精神,为一些饱学之士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文化名流发挥余热搭建的平台。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自1952年建馆以来,至今受聘的馆员也不足1000名,由省长颁发聘书,过去有“五老七贤”,可谓群贤荟萃,人才济济,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谢老已经从馆员进入资深馆员的系列,是我比较敬重的健在的馆员老书家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与谢老在成都市老文化宫认识后,迄今已有三十多年了。自他受聘为馆员后,彼此接触的机会就相对多了,对他的书法艺术认识也就更近了一步。今天有幸被邀请来参加这个学术研讨座谈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对谢老书法艺术的解读,十分难得。到底如何对他的作品进行客观比较准确地解读,我认为似乎要从三个方面三个方向去梳理把握,也许这样就更接近谢老书法艺术的本真。
第一个方面就是挖掘、整理谢老的书法人生历程。系统梳理挖掘谢老的人生历练与书法学习创作过程,并将他在这一过程中,对他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事、经历的重大活动、研习的重要碑帖、拜门的老师进行纵横网格化研究,分成时段提炼出有学术意义的标识。根据谢老的自叙:“余幼承庭训,受教于严亲上贵(字尊三)老人,弱冠后从刘孟伉、罗祥止、丁鹤诸先生学。书虽小道,却已然成为余命运之一部分。”目前,我的思考是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段:即蒙童奠基期(20岁以前)、师法开视期(20—40岁)、嬗变探索期(40—70岁)、风格成熟期(70岁以后),这样似乎更接近谢老书法人生演绎历程的真相。
第二个方面是对谢老书法艺术风格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我认为要从三个方向去努力思考:
一是人品立艺品的问题。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说得好:“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艺品事小,人品事大。进德为先,修身为本,为艺之人,不可不慎。人品决定艺品,艺品反映人品,这是我们国学对民族文化艺术形成的一个千古不变的共识,它类似于西学论文学艺术的“人格即风格”。当然,艺品与人品也绝对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从历史上看,也存在很多人品与书品是负相关关系的,为解决这一对不能自圆其说的关系问题,钱钟书先生提出人品既不是指道德品质,也不是指文化修养,而是指人的性格,而“艺品”并不是指艺术成就,而是指艺术风格。我认为这样认识去研究谢老的书法艺术更科学,也更符合谢老的实际。人的性格有温婉与豪迈之分,也有急躁与和缓之别,书法的风格也可以划分为含蓄、古朴、豪放、雄浑、秀丽、稚拙等不同类别,不同的性格必然也表现出相应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必然会反映出一个书家的相应性格。故我十分赞同这个说法,这就打破了传统所讲“人品即艺品”侧重于艺术成就的高低的一概论。风格不是艺术成就高与低的问题,它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对一个书家作品进行辨识。
一个书家的性格、文化素养以及内在气质,都可以从其书法笔迹中体现出来,我认为书法是人的衣冠仪表,是才能风度的象征,中国人都希望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文章华国,书法华身,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门艺术。
当然,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曾有人总结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之所以这样讲,我想就是因为书法最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在坐诸位,身上都无不体现出这种精气神。
我的看法,人品包涵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一,先天的禀性;其二,后天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其三,后天的努力及客观学习环境。而艺品则包涵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艺术的风格;其二,艺术的成就。如此明晰后,“人品即艺品”、“艺品即人品”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迎刃而解。
艺术风格与人品的第一个层次相关,与艺术成就的高低无关;艺术成就的高低与人品的第三个层次相关。非专业性的评论家一般习惯于用人品的第二个层次去主观评价艺术家的作品。没有高超的天赋,再刻苦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当然,有了高超的天赋,但不勤奋努力,同样不可能取得成功。刻苦用功,还必须是在适合自己禀性的道路上下功夫。是不是刻苦用功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但有没有天赋和环境则是主观所无法决定的。
当然,人品的第二个层次即后天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与书品和成就也是有关系的,但不是直接的、关键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强调艺术家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因为这不仅是艺术家所需具备的,也是各行各业所有人都需要具备的。
二是化古融今书法学习路径。谢老在书法艺术上的卓有成就的取得,是他持之以恒地选择了一条科学正确的化古融今的书法学习路径,故能自成一格,尤其是他的行草书创作,娴静豪迈,清逸醇正,入古出新,五体技法皆能信手拈来,熔为一炉,成就自己的作品气象,极富书卷之气。
三是谢老特立独行的书法风骨。我个人以为,只有读懂手札,才能读懂谢老的书法艺术。手札,就是古人的书信,也叫尺牍、翰札、信札等,由于书写者多是文人士大夫,所以也被泛称为文人手札、文人尺牍。其内容丰富多彩。私人闲话、家长里短、问候致意、学术探讨,都无不可。文人手札,是最能体现东方审美的艺术品。了解手札、读懂手札,也就读懂了谢季筠先生的书法了。
我们今天学习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凡是“帖”一类的,可以说有一半是属于书信手札。王羲之的《十七帖》、陆机的《平复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还有宋人的《土母帖》《归安丘园帖》《承惠帖》《值雨帖》等等,再到元明清诸家,或书信、闲语、诗稿,或便签、处方,无不蕴藉体现出文人雅士的风流倜傥。
自汉代扬雄提到“书为心画”开始,书法就成为表达心迹的外在显现。说到底,书法就是“人心”的流露,其格调的高低,自然也就和人的心境对等起来了。林语堂先生曾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我寻着这种思路去鉴赏解析感悟谢老的书法,不难发现他的书法艺术呈现出如下一些风骨特点:第一是萧散简远;第二是雅逸朴拙;第三是自然真性。
第三个方面是谢老的书法人生追求对来者的启示与借鉴有那些。谢老以其人格魅力、儒雅低调而独领风骚的“谢氏书风”,成为蜀中十分有影响的书法家。探究其学习成长、成功之路,对于启迪后学意义重大。谢老的书法人生告诉我们,艺术创作需要天赋和热爱,但更需要执着和坚守。只有不断地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谢老的书法人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更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应该从他的书法人生中汲取启示,为后来者留下更多的宝贵经验。
纵观综合谢老一路走来对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和创作成就看,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一要恒爱勤奋,五体交融,终生临池;二要博览众长,兼蓄并收,自出机杼;三要常思常悟,熔碑化帖,自成气象。
赵安如 现为教育部考试中心书法主考,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培训中心副主任,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顾问,成都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法定代表人)。
发言题目:谢门书风方向与薪火相传管窥
关 键 词:谢门书风 薪火相传 铸造精品 与古为新
发言摘要:
当代书法大家谢季筠先生七十年艺术人生所创立的谢门书风及其方向,给新时代语境下的书写者以启迪,而谢门薪火相传的书法教育实践,更是独树一帜,发人深省。
谢季筠先生诸体兼擅,尤精行草,以自身心性气质和修养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了书法本质特征,在深入传统、把握传统的深度上使他与同时代书家拉开了距离,自成谢门一家。其书法风格或清秀洒脱,或质朴浑厚,或散逸跌宕、烂漫生拙,皆蕴藉充实,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是当代巴蜀画派的代表人物,“蜀风雅韵·天府丹青”书风的重要代表书家之一。谢季筠先生认为书法理念要与古为新,书写中国文字是书法,写变化了就是新发展。
谢门书风是坚守践行“五个方向”的必然产物:即坚守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方向“引导”书法,坚守践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以化人的方向“学习”书法,坚守践行天人合一、书以载道的方向“研究”书法,坚守践行守正出新的方向“发展”书法,坚守践行薪火相传的方向“传承”书法。
作为谢季筠先生弟子和书法工作者,在花甲之年方有所体会:庚壬心画写三年,一日一书半日闲。春夏秋冬耕砚过,初心铸就花甲间!
谢季筠先生给我们的启发是全方位的,管窥之见,妙在说不清楚。谢门书风方向与薪火相传的方略,可用四言八句32个字打住。这就是:一家一帖,经典学精;先专后博,滴水穿石;读书悟道,创作至上;铸造精品,与古为新。
胥勋池,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理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文艺群体专委会副主任。
发言题目:对谢季筠先生行草书的认识
关键词:谢季筠行草书 审美心理 文化逻辑
发言摘要:
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基因型艺术,有“质以代兴,妍因俗易”的艺术和文化逻辑。基于这一逻辑的谢季筠先生行草书,在文本与人本的关系强调中,既有共性的文化自觉,也有个性的艺术自由,不因“艺”而伤“字”,亦不因“术”而失“艺”。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因此,先生行草书体现出了传统与时代共在,文化与艺术共体,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共情的主要特点。文本的艺术自然,和书法的艺术自觉,以及书写的艺术自在,三相交融,形成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同源而合流的普适性文化和艺术面貌。
我们从先生充满诗意的即兴和激情,抒情的旋律和节奏的笔墨中看到,其行草书涨墨见笔,虚笔见墨,适情应性。在文字的符号化图像,文句文本的图像化黑白曲行破列、浓淡虚实中生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多维静图的动相,产生了随时间流动的笔墨抽象审美,和经空间流变的混沌中有序,墨分五彩的水墨意象审美。
谢季筠先生的行草书艺术,既有民族雅正文化的原生之格,又有民族艺术变易求新的丛生之态。在书法艺术的时代节点上,能回望传统,可直面当下。能找到文化归路,也可问道艺术前程。重要的是,先生行草书实现了文化实用和艺术审美之间自由出入、谐和往来。艺术个性昭彰,文化共性灿然,从而在民族的文化生命精神传递和艺术形态传播中,表现出醇厚绵远的艺术张力。
王飞,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杜甫研究学刊》副主编,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理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四川省文旅厅专家库专家。
发言题目:略谈谢季筠书法
关 键 词:“谢家颜字” 刘孟伉 清新散逸
发言摘要:
谢老师的书法有几个方面的师承:他的书法底子在于“谢家颜字”,此即家学渊源,可上溯到钱南园。后来又从刘孟伉先生学习书法,进一步夯实了正书基本功。谢老师很年轻的时候写的颜楷书法,就受到当时不少前辈书家的称赞,以为具有超越年龄的老成。谢老师的行书,早期受到刘孟伉的影响,得其张力劲健。后师从丁季鹤先生,悉心体会追模丁老师那样一种在行草书中熔铸篆隶笔法的书写,用功很深,特别是在用笔提按的细腻处,往往见出天才的妙悟。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较于同时期书家,谢老师可以说是较早地形成了自己清新散逸的个人面目,并具备了较高的笔墨成熟度,成为当代巴蜀书法的代表性书家。以我个人浅见,我认为谢老师书法实践几十年走到今天,已经养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笔墨功法,由此而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在于下笔入纸与提按得力,也即行书用笔的精度、深度与纯度。这里所指的精度,要害不在于点画描摹,而在于书写中锋颖聚散使转之间的自由挥运。在这方面,谢老师展现了他的当代高度。
“下笔便到乌丝栏”、“由来信手散天花”,谢老师足以当之。
韩安荣,2016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历任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专家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水画艺委会委员、陶瓷艺术艺委会委员,四川省西部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艺促会现代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
发言题目:云起墨池惊鸿客,满目青山夕照明—谢季筠书法简论
关键词:继承传统 夯实内功 涵养性灵
发言摘要:
首先,要衷心感谢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为谢季筠先生主办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艺术研讨会。
谢先生作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资深顾问和文艺界的书法专家,在我省新时期以来的书法研习创作教学、辅导、评审、交流等工作中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尽心尽责、无怨无悔,努力维护巴蜀书坛良好声誉,培育带动了一大批中青年书坛骨干和新秀,桃李满天下,令人敬佩。
我是九十年代开始师从谢季筠先生研习书法。谢先生常在教学中强调:一是要强化理论学习,开阔眼界,提高鉴赏力;二是继承传统,要深入经典法帖,夯实书內功;三是涵养性灵,加強综合修养,提高书外功。先生的教诲,我们一直铭记在心。
“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这是一九八五年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前身)成立时,谢先生祝贺勉励的一副对联,至今还悬挂在我们美术学院的大厅,激励着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学生,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座佑铭。
谢先生书法艺术古雅散逸、散淡简远,疏空灵奇,格调高迈。这是先生追求淡泊之情愫与静美幽邃之情致,把怡淡的情怀,化作对纯熟艺术技巧和纯形式美的探求和崇尚,达到令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云起墨池惊鸿客,满目青山夕照明”。祝谢季筠先生身体康健,艺术长青。
杨帆,书法博士,考古学博士后,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作品集1部。参加兰亭奖(第三届艺术奖)、篆刻展(第六届二等奖)等全国性展20余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1项、全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1项、四川省社科基金2项。
发言题目:论谢季筠书法的内涵与外延
关 键 词:谢季筠 书法创作 书法理论 当代
发言摘要:
今天我们四川文史界、美术与书法界、高等书法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们,谢季筠先生的弟子们,在这里开展学习、研究老一辈书家的阶段性工作。这个研讨会一定不是常规的座谈会,也不是互相吹捧、自娱自乐的研讨会,它对于促进当代书法地方史志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感谢您们的出席。将来我们的后人继续研究谢季筠先生的书法艺术,今天研讨会后形成的纸本成果,就会成为重要的当时文献和直接材料,因此,也要感谢今天亲临现场的谢季筠先生。
今天的研讨会,说明当代书法创作仍然离不开理论,当代书法理论仍然离不开创作。书法史常识告诉我们,自秦汉魏晋书法审美自觉以来,书法艺术与记录书法技巧、书法审美的文献,都是书法发展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一个时代书家记录总结前代书法的人与事,这个时代书家的活动与艺术,也将被后代书家继续记录和阐发。历史上经典艺术的创造者,多数也是艺术观念、创作方法的总结者与研究者。古人从没说过创作与理论谁比谁更重要,实际上这两件事对他们而言并不分彼此。书法史是书法家与理论家共建的书法史,有二王一系书法在前,于是有帖学理论在后;有碑学理论在前,于是有碑派书法兴盛在后。合则两利,离则两伤,任何违背这一历史规律的人,不仅不能将书法正统传承好,自己也终将被历史遗忘。
今天的研讨会,也说明当代书法家离不开理论家,理论家也离不开书法家。稍懂历史就知道,没有羊欣、虞龢、王僧虔、李世民、孙过庭等人在文章中的推扬,就没有二王长久影响书史的地位。邓石如书法在清乾嘉时的地位并不高,没有作为忠实学生和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就没有邓石如碑派书法之祖地位的确立。古文大篆在晚清的兴起,没有理论家的推助,没有学者书家徐同柏、吴大澂等的学问文章,也是寸步难行。书家离开了时代学术思想的支撑,其作品便形同槁木。书家不能成为后世研究者论说的对象,云烟瞬息过去。古代记录历史的史官,具有很高的地位,“太史公曰”的论定,使历史人物走上历史臧否的法庭,史官也同时成为了历史人物。历史上留下书论的人,大多也是书法家,没有对书法文化的深刻体验,其文章也难以经世。今天研讨会上的朋友们多数不是单一型的书家,评论家协会请的专家非仅评论,也是创作的行家,书法研究所请的高校专家,非只写文章搞项目,也是书法篆刻各有新探。我们尊敬的谢老,是今天在座年龄最长的前辈,也不是只写行草书的单一型。并且,谢老以八十高龄,在这里听取年龄都比他小的朋友,甚至小朋友去评论他的书法,此等胸怀,实属可敬!因此,这个研讨会,将是四川书法创作与理论互动的一个典范,将是四川书法创作家与理论家面对面相互遭遇的一个示范。
历史上类似于今天研讨会的文人书家雅集,要么发生在书斋,要么在旅次,要么在山水之间,很多都没留下记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人乐于讨论的一定是值得讨论的人,讨论的是有意义的事件,有价值的作品。今天在座的谢季筠先生,是我们四川当代老一辈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德艺双馨,青松不老,书风独步书坛,当然是值得研究讨论的对象。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不仅是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川大书法研究所邀请的专家,也是谢老希望共同研讨书法的朋友,你们是四川书法各界的代表,能创作,能写作,能研究,当然也是能在研讨中言之各有物的合适人选。我相信,一百年以后,三百年以后,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将与谢季筠先生一起,成为21世纪初四川书法史的塑造者和书写者之一。因此,我衷心希望朋友们站在书法史的立场,学术的立场,对谢季筠先生的书法展开客观公允的讨论,既不重复别人观点,亦且充分展现个人观点,既不恶意吹捧,也不刻意贬薄,为我们四川书法史留下珍贵的可信的文献史料,以供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参考,以供将来关注四川书法史的书法继承者和研究者参考。
未完待续